7月4日10時17分,當陽光穿透慕士塔格峰頂?shù)钠煸?,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休閑與旅游學院2023級研究生張涵成功完成無氧登頂,在海拔7546米的"冰山之父"之巔留下北體大人的足跡。這一刻,皚皚白雪映襯下,新時代青年的攀登精神與北京體育大學“追求卓越”的校訓在帕米爾高原上交相輝映。

初心:在體育沃土中孕育的夢想

“為什么要攀登?”面對這個問題,張涵的眼中映出慕士塔格峰終年不化的冰雪。2023年入學伊始,北體大濃厚的體育氛圍就像催生夢想的沃土——龍舟池畔的揮槳聲、攀巖館里的吶喊聲、戶外運動課堂的討論聲,都在這個年輕人心底埋下攀登的種子。“是老師們在實踐課上演示的每一個保護動作,是龍舟訓練時浸透隊服的汗水,讓我真正理解了'追求卓越'的重量。”站在大本營仰望雪峰時,張涵終于看清了這顆種子的模樣:那是屬于攀登者的生命圖騰。

征程:十二晝夜的極限對話

從6178米的玉珠峰到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,海拔數(shù)字的躍升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挑戰(zhàn)。從大本營到峰頂?shù)?2天里,她的信心如同C3營地搖曳的帳篷,在狂風中經(jīng)受著反復拉扯。

“第一次來到山腳下時,驟降的溫度讓我渾身發(fā)抖。”在零下20℃的環(huán)境里,呼出的水汽在面罩上凝結成冰凌,雪鏡結滿白霜,嚴酷的考驗一度讓張涵陷入自我懷疑:"第一次拉練后,我?guī)缀跻艞?。每一段路都比想象中煎熬?quot;

轉機出現(xiàn)在第二次拉練。在向導的鼓勵下,張涵逐漸找回了狀態(tài)。然而,沖頂前夕突降的冰雹再次讓整個隊伍陷入困境。"當時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,但奇跡往往發(fā)生在邁出第一步之后,就在隊伍準備出發(fā)時,天氣突然轉晴。"

沖頂日當天,張涵咬緊牙關,跟著隊伍緩慢向峰頂進發(fā)。7300米處突發(fā)的高原反應讓她猝不及防,更是雪上加霜,最后的246米,對山頂?shù)目释沃鴱埡?quot;一步五呼吸"的節(jié)奏,在冰峰中鑿出通往夢想的足跡。

回響:站在云端看人生

當?shù)巧窖ソK于踏上峰頂?shù)谋?,張涵展開隨身攜帶的院旗。“那一刻,我仿佛真正觸摸到了校訓的溫度。”在空氣含氧量不足平原40%的絕頂,她清晰地聽見自己心跳與母校“追求卓越”校訓共鳴的聲音。

“特別致謝研究生導師溫宇紅教授及布和、趙辰菲、張艷杰等老師的專業(yè)指導,感謝課題組同窗的溫暖陪伴,致敬向導大多吉在危急時刻的守護。”正如慕士塔格峰的每道冰裂隙都記錄著地質變遷,這次攀登也將成為張涵學術生涯的新坐標——目前她已著手將體育教育訓練學休閑體育研究作為學位論文方向。

巍巍慕士塔格見證的不僅是一次登頂,更是北體人永不止步的精神攀登。在這里,每一天都有新的高度正在誕生。

北體官微|2025135期

內容來源|體育休閑與旅游學院

監(jiān)制校對|趙昕然、石云峰

責任編輯|盧 雪

更多熱點速報、權威資訊、深度分析盡在北京日報App

來源:北京號

作者:北京體育大學

流程編輯:U022

如遇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相關文章刊發(fā)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。版權侵權聯(lián)系電話:010-85202353